强化“政策导向”。推动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共同推进川渝信创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依托我省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目标,继续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版块,在原有综合性展示的基础上,突出“行业应用”“智能制造”等专业性内容。
聚集“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产业需求”。创新展会内容和形式,扩大展览规模,丰富展会内容,强化市场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四川信创展”信创产业“第一展”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将四川信创展打造成为四川省信创产业的“第一名片”和四川省信创产业招商引资的第一窗口。
8月24日,作为第八届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主题活动的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自主、创新、生态——助力国产数字化转型”为主题,集聚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行业用户等各方资源,共商信创行业发展机遇与对策,共建信创产业协同发展共识,助推数字经济与信创产业融合发展,为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和行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以信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四川省贸促会会长黄莉、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经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郎利影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发展大会会场
会上,中科院成都计算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秦小林作题为《人工智能安全可控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人工智能安全进展与机遇、自主可控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情况,建议四川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共同体,融合激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四链”创新潜能,夯实信创产业基础底座,聚焦“最后一公里”加快应用推广。
秦小林作主题报告
金融信创专家、中关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杨无际在会上发布了《金融科技自主创新白皮书(2023)》。白皮书旨在帮助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自主创新大背景下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信息安全、专项资金流向监管、资金流转速度等问题时,通过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以及安全可靠的金融风控体系,提升内控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充分实现数据联动,发挥数据价值,助力金融业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自主创新白皮书(2023)》发布
在技术报告环节,中科曙光集团终端事业部西南区总经理郭红光分析了国产芯片的发展趋势;麒麟软件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宋介鹏作了题为“国产操作系统赋能千行百业”的演讲;成都虚谷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明玉琢介绍了国产数据库的研发与应用实践;北京超图软件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超图集团平台群产品咨询中心总经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特聘研究员,北京信息化协会专家库专家李少华分享了地理信息创新发展;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金山办公高级售前专家赖红林介绍了金山办公在信创领域的运用与实践。
信创企业嘉宾发言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中关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新联盟信创专委会、成都市天府新区对冲基金学会、泸州银行、成都虚谷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数融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围绕“金融行业信创现状与挑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了金融信创安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据库在金融行业的发展等话题,提出了探索构建相关各方共治自然灾害大模型、建立供应商快速反应机制、踏实深耕自身赛道、进一步加强生态链建设等一系列建议,为信创产业不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圆桌论坛
本届大会由四川省贸促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及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川省密码管理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等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四川省信创中心、四川省国际展览中心、自主可控新鲜事承办。四川省直有关部门、市(州)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产业园区、商协会和行业组织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信创企业及重点用户单位和媒体代表等360余人参加会议。
信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行政办公及电子政务系统要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2022年9月底国资委下发79号文,全面指导并要求国央企落实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国产化改造,要求央企、国企、地方国企全面落实信创国产化。
政策解读:
国资委79号文件部署了国央企信创国产化的具体要求和推进时间表,政策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信创替代,替换范围涵盖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这也意味着:自2023年开始,信创产业将从“关键环节、部分市场”走向“全产业链、全行业”的信息技术升级,全面构建国产自主的IT标准与服务生态。
核心内容:5年内完成国企全部完成信创替换
实施步骤:
2022年11月底,完成信创改造方案规划并报送国资委
2023年1月起,每季度报送信息化系统信创改造的最新进度
2027年底,全部国央企必须完成信息化系统的信创改造工作
替换要求
1.“全面替换”:OA、门户、邮箱、纪检、党群、档案、经营管理
2.“应替就替”: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管理系统
3.“能替就替”:生产制造、研发系统
什么是信创?
信创,即信创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旨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其核心在于通过行业应用拉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和全周期生态体系,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信息安全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
信创是一个大概念,主要涵盖几大大板块:基础硬件(CPU芯片、服务器等)、基础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OA、ERP、流版签软件等)、信息安全(终端安全产品等),配合云计算与系统集成,环环相扣。
在行业应用方面,国家曾制定了“2+8+N”的信创三步走战略:“2”就是首先实现机关范围内的国产替代,同时顺带打磨产品、培育骨干企业; “8”指的是金融、电信、电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疗8大关键行业。在产品相对好用、生态比较成熟后,信创将扩大到8大关键行业; “N”就是其他行业,最终将信创产品扩展到全行业。
信创是我国自主可控的重要战略,更大力度的国家政策支持或在路上。从过去三年的信创产业发展来看,我国信创产业基本达到了可用的阶段,国产IT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进行了大量的适配工作。贸易争端以来,国内出台了半导体的扶持政策和半导体产业基金,从政策、财政以及资本市场均给予了重要的支持,未来针对某些卡脖子的领域将会有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